SCI论文润色绝对是提升论文质量的充分条件,论文经过语言润色自然会加大被录用的机会。
举个例子:
单论颜值,同种像素和光线下,Angelababy的素颜可以吊打很多人,化上精致妆容、打好光之后就更不用说了。同理可得,非英语母语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们撰写的SCI论文,多数比“老外们”的文章要稍逊一筹。毕竟英语是他们的母语。但如果你“底子好”,也就是说创新点足够优秀,润色后的作用就只是锦上添花啦。
首先,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科研工作者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据中国科协统计,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数量近年来稳居世界首位,从而产生庞大的论文需求。近五年来,中国的论文投稿量逐年直线增加,截至2018年已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然而论文录用率却逐年降低。这是为何?
常言道:精益求精。21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日趋发达,人们不再只看数量而更重视质量。
综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国际化交流日益重要,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的国际化水平更需提高。而且,虽然说科研人员的工作是为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但论文的发表与学位、职称等切身利益相挂钩,这就形成了一种软竞争。这导致现如今许多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获取学位的资格是发表SCI论文,一些课题组或重点实验室直接明令要求硕士研究生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必须在某个数值以上。因此,要想在如此多的投稿中不被瞬间淘汰,第一要保证的就是避免论文语言这方面的低级错误,也就是说投稿人撰写的原稿必须经过一次甚至数次的润色,才能保证文章质量不输于他人,录用率才会更大。
其次,
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国家,正如我国来说,一篇英文SCI正文一般要5000字左右(这还不包括Supporting Information),写起来并不轻松。通过我们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来看,89%的硕士研究生表示“英文写作十分痛苦”,约50%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英文论文写作难度较大”。要知道,SCI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90%是“歪果仁”,语言有问题,他们分分钟给你挑出刺来。书写水平都不够优秀,何谈工作水平?
虽然学术期刊并未明文规定语言不规范和书写一般会拒稿,但现实中很多投稿人在编辑初审环节就被拒稿,多数是以不符合期刊内容的原因被拒,却也有相当一部分投稿人的被拒原因是遣词造句不规范。即使是由导师级别的科研工作者撰写的英文SCI论文,其中表达不当、句式错乱、甚至运用”Chinglish”词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即便没有语言错误,又有多少人能保证文章水平不仅限于一般水平呢?毕竟想单靠文章创新点来吸引编辑是很难的,即使足够创新也需要表达准确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文章规范,无用词错误,表达较好呢?
根本方法当然是认真学习,但语言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大多数人又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还是举个例子,NBA也有很多优秀的白种人和黄种人球员,但放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黑人运动员,这是因为在心肺能力方面黑人有着显著的优势。
对于英文写作而言,母语,就是美国人/英国人的优势,因此,寻求英语母语专家,并且具有长久写论文经验的教授们的帮助给论文润色,就成了最便捷又最有效的方式,对录用率的提升也更有把握。
原创征稿丨学术科研领域长期征稿,一经录用,丰厚稿酬!
方法总结 丨学术八卦丨 经验感悟
观点评述 丨科研生活丨 任何体裁
任何和学术科研相关的文章(读研读博、考博就业等感悟和忠告,发生在课堂和实验室的小趣事等),当然不要局限于以上的部分例子,我们期待您的任何脑洞。
注:篇幅不宜过短,最低1500字。
声 明